在乘聯會中國汽車剛剛公布的 2 月銷量數據中,特斯拉以 56,515 輛的批發銷量,展現出現象級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絕對實力。同時,特斯拉以 33,315 輛、同比增長 339% 的出口交付數字,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國際舞臺再擴戰果。需要注意的是,這已經是特斯拉連續第 6 個月站上 5 萬輛月銷層級,也是特斯拉從全球視角出發,深耕中國市場的具象表現。
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,電動汽車作為綠色環保的出行交通工具,完美契合了建設生態文明的需求。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成為中國國家頂層戰略的焦點之一,也成為 " 中國夢 "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。
為了實現一個零排放的美好未來,特斯拉以新能源汽車為第一要素,搭配可持續的高效補能方式,不斷探索更加科學潔凈的能源結構。在光儲充一體化超級充電站于拉薩及上海落成后,特斯拉的能源和交通運輸生態系統也逐步落地中國,從更大程度上改變全國乃至全球的能源使用習慣。
近期,中國駐美大使秦也剛剛訪問了特斯拉美國工廠,并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深入交談。過程中,他也感慨到 " 中國正力爭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、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,在此過程中兩國應共同努力,互利合作,為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,特斯拉就是成功的故事。"
健全的市場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條件。在顛覆式科技進步帶來重大變革、疫情流行凸顯供應鏈脆弱的當下,特斯拉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和創新活力,助力新能源汽車行業創造眾多 " 特斯拉式 " 成果,推動本土新能源汽車行業標準和產品理念快速迭代,交出領跑全球的中國 " 優等生 " 行業,為 " 共同富裕 " 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。
毫無疑問,特斯拉的 " 示范 " 效應是中國新能源行業有序可依的重要基礎。作為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整車制造企業,特斯拉以鮮明的新能源產業鏈帶動效果、巨大的經濟溢出效應,驗證了取消汽車制造業外資股比以及整車廠合資數量限制的可行性、合理性以及實用性,并經過多年推進和磨合中,促使國家和地方相關主管部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政策和制度。
在上海持續推進的營商環境改革中,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推廣 " 特斯拉式 " 服務,并在全市各區已涌現出不少 " 特斯拉式 " 的服務案例。過去一年,上海遴選出 19 個產業能級高、產業鏈帶動性強的百億元級項目,以 " 特斯拉式 " 項目推進為樣板,圍繞 " 項目簽約、落地開工、協調推進、竣工投產 " 等全流程,各部門形成全生命周期推進體系,促成 " 特斯拉速度 " 向更多項目的常態化復制。
據悉,在特斯拉的拉動下,臨港新片區已經構建起涵蓋汽車芯片、自動駕駛系統、汽車內飾、車身、新材料、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車全生態領域的 " 安全、自主、可控 " 的產業生態,成為首個千億級產業。并且預計到 2025 年,新片區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將突破 3000 億元,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地。而在蘇州、寧波、南通等長三角 " 包郵區 ",也早已形成特斯拉 "4 小時朋友圈 ",眾多汽車零部件企業形成了大規模的產業集群,為地方經濟高速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。
大批量高附加值就業機會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,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特斯拉為員工創造了平等溝通、高效交流的工作環境,鼓勵員工突破思維慣性、突破眼界、自己動手實現更高的個人目標,讓每個人真正成為共同富裕主體,用創新進取創造未來美好生活。
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表示," 由于上海超級工廠作為特斯拉主要汽車出口中心的定位,使中國制造新能源車的世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。特斯拉降價的鯰魚效應對車市發展是巨大的推動。" 而這,也是特斯拉與中國的雙向奔赴。